11月25日上午,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韦锦业博士应邀到我院作《基于文化转译的铜鼓元素创新与应用》专题讲座,讲座在图书馆122举行,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职工及相关专业学生代表到场聆听学习,讲座由副院长韦景耀主持。
讲座开始前,举行外聘教授聘任仪式,院长陈红军为韦锦业博士颁发了聘书。
讲座中,韦锦业博士围绕广西铜鼓的历史沿革、文化符号的多样性、铜鼓元素的创新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提到,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集冶金技术、铸造技术、美术绘画、图案设计、工艺美术、雕刻雕塑、音乐文化等于一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珍贵的重器,也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据韦锦业博士介绍,广西是铜鼓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世界之最。
接着,韦锦业博士展示了大量关于铜鼓的图片和实物资料,让师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铜鼓的造型特征、纹饰图案以及配饰等方面的知识。他还结合文化转译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创新铜鼓纹样、活用铜鼓元素,以延续铜鼓文化的内涵。
在讲座的最后,学生们积极提出在设计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向韦锦业博士请教。韦博士耐心且细致地逐一回应,他深厚的学识和认真的学术态度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师生们普遍认为,此次讲座内容充实,使人受益良多,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加深了对铜鼓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理解。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为传承和推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讲专家介绍:
韦锦业,博士,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一级/高级技师,硕士生导师,获得南宁市第九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曾任二级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现为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师,兼任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南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宁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等职务。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核心论文4篇、独著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获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作品获广西艺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最高奖)2项、全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凤凰”奖金奖 4 项、广西“八桂天工奖”金奖8项,银奖、铜奖若干项等。
作者|陈 嫱
审核|韦联华、程国辉
拍摄|陈 嫱
校对|张 晓
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