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美术与设计学院银龄教师刘增宪教授为了积累更丰富更生动的红色思政素材,又一次开启了“重走长征路”之旅。刘教授深入四川大凉山腹地,寻访当年红军长征途经的彝族村镇——大凉山拖乌山下的大桥镇,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传承,助力彝乡振兴。
在大桥镇政府,刘增宪教授与镇干部围绕“发扬长征精神、推动新彝乡振兴”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他结合自身对长征历史的研究与感悟,提出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彝乡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产业优势,为当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座谈会上,刘教授特别强调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指出彝乡振兴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深挖文化内核,把红军长征精神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同时还介绍其在河池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支教期间开展课程思政,指导学生创作红色题材美术作品,鼓励青年学子以艺术创作传承红色记忆等情况。
刘增宪教授还来到刘伯承红军小学,参观校史纪念馆并将精心创作的写生作品《结盟圣地彝海》赠予学校。这幅作品以细腻笔触再现了彝海结盟的历史场景,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对彝族少年的殷切期望。学校师生表示,将以这幅作品为载体,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精神的追寻之旅,更搭建起美术与设计学院与大凉山彝乡文化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的桥梁,彰显了银龄教授服务社会、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担当。(作者:陈嫱 拍摄:陈嫱 校对:张晓 审核:韦联华、程国辉)